不有焦尾人,谁知中郎赏。所以琴上丝,千秋发哀响。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尘土劳劳未隐身,经营深愧郄嘉宾。
纸窗竹榻相将老,杂树幽花次第春。
未恨凝尘空四壁,更能邀月作三人。
凭君莫笑规模俭,政恐光华不称贫。
暑雨初晴夏五辰,买舟沽酒穗城滨。停桡漫泊珠江晓,弹板高歌玉树春。
竟日遨游经别墅,凌风摇曳过通津。碧花细柳盈归路,尽属扁舟适意人。
买屋依三阜,开窗对两池。去来谁是主,空锁壁间诗。
矍铄繁昌令,曾为观国宾。儒冠犹破帽,礼服尚垂绅。
淡泊心无愧,清癯自有神。老膺朱绂贵,惊看白头新。
林居清夜静,喜与故人期。卷幔凉先入,深池影自移。
挑灯闲对酒,扫榻坐联诗。明发天涯别,重来是几时。
奋迹冲霄驾鹤游,霜毛鞭落在扬州。
仁人收拾才挥动,风被黎元六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