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其十 葛仙坛

仙翁犹在时,坛上何设施。仙翁一去后,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嗟嗟天壤内,共是枯鱼池。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屯云墨色日将暮,晦明挥霍雨如注。

水声夜半摇匡床,平旦出门吁可畏。

盘涡溔瀁吞边旁,悍流汹涌行中央。

日中雨复绠縻下,沟塍水跃皆浑黄。

黑风拗怒雷击地,浪头起立三丈强。

杈枒老木根株拔,崚嶒古屋椽桷裂。

快马万蹄迸突而凭凌,灵鼍百面澒洞而砅砰。

锐兵鏖战城栅倒,猛虎嗥吼崖谷崩。

旁观气夺目力眩,濒流上下俱不宁。

升高辟害叫舟楫,篙工倚柂不敢行。

寂寥向晚颇衰落,断霞返照回新晴。

鸟飞不尽天界阔,苍烟淡淡山青青。

衔杯引满幸无恙,收召魂魄犹屏营。

往年秋水沈半壁,阖门九死得一生。

今日思之痛方定,一见洪波心震惊。

吾闻山挟河回冲底柱,峡束江盘投滟澦。

鱼龙百怪家其中,风涛暴横无终穷。

小溪常时清且浅,漪涟不动平于板。

浅津可涉深可梁,一旦沸腾能漭茫。

传闻溃渱山裂破,黑蛟夜出作奇祸。

抉崖走石势力粗,十家六七无室庐。

百年枯冢尚漂泊,变生仓卒人为鱼。

君不见去年四月不雨至七月,涧谿一线断绝。

川居人曾死于暍,山居人今死于溺。

下田黄尘曾蓬勃,高田白沙今障没。

呜呼灾害何其频,勦民之命谁肯任。

勦民之命谁肯任,苍天苍天实照临。

我作坐隐辞,客来问我坐隐方。

开门进客还复坐,为客历落言其详。

隐朝市,我不能冲尘冒暑走遑遑。

隐江湖,我不能披蓑戴笠操舟航。

隐山林,山林白书行虎狼。

隐田里,田里赤立无资粮。

穷观六合内,投隐几无乡。

是以古来人,失路多猖狂。

或隐伶官侠客,或隐药肆僧房。

或为君平隐卖卜,或称陶朱隐行商。

虽能逃世网,於事未为良。

况我能携一身隐,二亲白发垂高堂。

神仙拔宅古亦有,无翼不得高飞飏。

不然少自屈,归去隐耕桑。

随傭竭作无一夫力,买田筑室又乏千金装。

僮奴揶揄亲友弃,往往人厄非天殃。

悲来俯仰寻隐处,欲亲书册依杯觞。

引酒未一酌,狂风郁律冲肝肠。

读书未一卷,噫呜感慨泪浪浪。

酒能触人生愤激,书能览古知兴亡。

非徒不足充隐具,反缘二物来自伐。

覆杯掩卷且默坐,气定始觉如平常。

因思世上百千事,是非荣辱俱可忘。

杨朱墨翟悲泣两无益,伯夷叔齐浪死埋首阳。

不如随缘委运祗块坐,冥心径往游黄唐。

不论辨,不忧弹射相摧伤。

不还往,不忧风露沾衣裳。

人生衣食分已定,登途役役空自忙。

不见啄木鸟,终朝一饱如不偿。

不见守蓍龟,穷年引息泥中藏。

目前伸屈君莫问,此鸟孰兴龟年长。

坐叹自笑客亦叹,烟□暗室生天光。

老去仍游越,归来偶合欢。卷从灯下展,墨在梦中看。

芒山视洛邑,函谷望秦京。遥分承露掌,远见长安城。

故乡已可识,游子必劳情。雾罢前林见,风息涌川平。

坐观暮潮落,渐见夕烟生。无由一羽化,徒想御风轻。

娄江流水渺苍烟,无限晴波满目前。冉冉时看鸥鹭下,悠悠疑与海天连。

风涛随处喧行客,舟楫还能济巨川。我欲因君泛溟渤,乘槎直到女牛边。

夏浅湖心伏,不分天水非。新帆随数点,好鸟择边飞。

日月光难遍,江湘气尽归。客舟来此泛,孤似岳僧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