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明紫阁最高峰,仙掖开帘范彦龙。五色天书词焕烂,九华春殿语从容。彩毫应染炉烟细,清珮仍含玉漏重。二十年前同日喜,碧霄何路得相逢。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呼僮耕云种瑶树,斗挂青冥下风露。
隔林野鹤不知寒,为我飞来复飞去。
文惠祠前旌旆飞,茫然南望涕横衣。
勤劳塞外凋双鬓,萧散江头把一麾。
都水酒樽花下倒,青塘钓艇月中归。
荐书继上公怜旧,何力酬恩与意违。
逸老螺川上,平夷高隐心。平拖黄石履,高咏白头吟。
别驾驹声咽,空庭槐影森。泷冈邻近处,吊古一怀音。
帆带暮云归别浦,崖拖秋色落澄波。
天连尺五银河挽,月倍寻常玉镜磨。
久稔人情幻,频增景物愁。霜蛩寒叫月,风萚夜鸣秋。
海岳思平庆,云山忆点求。和光宜用晦,终觉此心不。
飘尽桃花,几年相念,词场寂甚寒冰。松篱竹磴,黛色远千层。
梦想敲残玉子,分曹赌、清酒三升。方瞳好,蝇头虿尾,乌几日堪凭。
香奁添软语,羌排风月,占断溪藤。是愁多丰度,混俗无能。
筑就横秋小阁,卧山中、白发难增。情深处,红弦绿拨,艳煞一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