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荷花尽。夜来霜落平湖净。征雁横天鸥舞乱,鱼游清镜。又还是、当年我向江南兴。移画船、深渚蒹葭映。对半篙碧水,满眼青山魂凝。一番伤华鬓。放歌狂饮犹堪逞。水驿孤帆明夜事、此欢重省。梦回处、诗塘春草愁难整。官情与、归期终朝竞。记它年相访,认取斜川三迳。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羁鸟能择木,游鱼知赴渊。飞沈岂异志,行止私自怜。
玩世本无术,辟人庸得贤。卜居幸乐国,负郭依良田。
心与地俱远,我徒共熙然。生涯亦何有,聊以忘吾年。
万株松柏笔锋攒,茔在西冈落处安。念祖力完先陇易,祀坟三作守臣难。
农畴失稔烟徒禁,祭礼从风食尚寒。已事勿嗟归甚速,要勤营奉合休官。
廷杖初收谴诏来,国家元气久摧颓。不须苦说茄花酷,璁萼当年是祸胎。
浃恩颁汉检,沿牒别熊川。免作徒劳叹,聊为从事贤。
贮文囊制锦,赞画幕依莲。志尚心非石,标仪骨是仙。
赠言惊去矣,携手觉凄然。远目浑疑断,离肠已似煎。
马嘶枫叶道,人醉菊花天。到日成优绩,宸纶伫九迁。
云物如故乡,山川异岐路。年来未归客,马上春欲暮。
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
采莲莫采花,花尽乃成子。八月白露寒,怅望秋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