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中书作)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殁世有遗恨,精诚何所如。
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虽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绕舍下,修竹荫庭除。幽径松盖密,小池莲叶初。
从来有好鸟,近复跃鲦鱼。少室映川陆,鸣皋对蓬庐。
张何旧寮寀,相勉在悬舆。常恐似伯玉,瞻前惭魏舒。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再出头来满面尘,那堪喜舌兴摇唇。

松枯石烂凭谁委,累及痴呆蹈碓人。

山麓金仙几劫尘,阴崖别自贮长春。云根曲曲诗题遍,风信番番日换新。

泉漏花栏疑雨过,峰围塔颖与天邻。凭楼无限登临兴,极目湘漓凄客神。

直道行今古,渊源妙莫穷。百川虽若曲,大海必皆通。

酬酢几千变,周流共一中。问津非断港,无水不归东。

洙泗源尤正,河汾派亦同。纵横嗟末学,滥说未为雄。

晴暾煜煜眩晨光,洗眼来窥云汉章。

身拜玉阶元夕学,手披金笈有天香。

风翔凤翼尤妍媚,云卷奎躔不覆藏。

尚想承平閒气象,从臣鹄立侍君王。

廊传踏月久,更获此为奇。不在照能遍,无妨影乍欹。

槛承花始韵,檐阁树微亏。何以添幽致,恰当弦上时。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校胜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