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外长亭堠,山深古塞秋。
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置方丈之屏于十步之前,而不能蔽九仞之山。一指当目,可使不见泰华巅。
画灰促膝,谓弗闻焉。书其后者,不啻耳属于垣。勿恃已之明,勿谓人弗聪。
吾谁欺乎,与时偕行。
六龙晓驾出居庸,万里沙场一扫空。无限山川归奏凯,一时天地为昭融。
宏开秘阁集簪裾,巢许弹冠到石渠。一自弓旌搜海岳,更谁蓑笠狎樵渔。
自惭金马人非选,共喜瀛洲地有余。汉代几人夸博物,《子虚》争荐马相如。
五途无恒宅,三清有常舍。精气因天行,游魂随物化。
鹏鹍适大海,蜩鸠之桑柘。达生任去留,善死均日夜。
委命安所乘,何方不可驾。翘心企前觉,融然从此谢。
楼外三峰不世情,四时向我敞云屏。平生浪费寻山屐,何似支头看送青。
铨曹注拟待群才,妍丑先分宝鉴开。馀力留诗在岩壁,护持神物已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