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青山静赏机,野情那似宦情微。抱琴欲渡湘江去,云暗苍梧雨欲飞。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节里少公事,底忙起侵晨。
望秋怯残暑,及此东未暾。
登山俯平野,万岳皆白云。
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
白露沙滩浸绿湄,小舟舣岸尚依稀。
山回屏曲江连树,春锁人家深处归。
百行原来孝最难,遵行邑宰亦心安。招宾今改称双孝,寿石常存古社坛。
竟夕凭虚槛,何当兴叹频。往来人自老,今古月常新。
风逆沈鱼唱,松疏露鹤身。无眠钟又动,几客在迷津。
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
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
小台犹绾双弇奇,试问台奇台不知。游人到此意忽忽,半学杨朱悲路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