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漆园喻桑户,郑圃称杨朱。岂无王者乐,孰与真人居。
大钧播群象,品汇盈寰区。偶然值为人,禀此七尺躯。
营营一生内,十九婴忧虞。欢爱苦不长,劳悴乃有馀。
冠裳槛沐猴,钟鼎罗爰居。三旬亮已多,百年亦奚娱。
风霜遍项颔,尘垢盈眉须。齿发谅非坚,金石犹可渝。
七十二圣君,百千亿庸愚。参差就黄土,转盼随丘墟。
安期信茫昧,松子难觊觎。何如一宿觉,大梦伸蘧庐。
陶公制哀挽,王孙却衣襦。伟哉哲人见,我心获所如。
死生固有命,寿夭讵足虞。戚戚儿女仁,毋乃曲士拘。
愿言勖明德,今古流芳誉。乐哉白云丘,万代同斯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