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枫桥路,唯闻人语喧。
北来兵肆掠,东去艇皆奔。
震泽烟波迥,高秋风雨繁。
此时期免患,艰苦复何论。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老来凡事不须知,只着冲襟向圣涯。
怊怅无人思祸水,一窗夜雨客谈诗。
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
晨夕对青山,徘徊水石间。风翻花影乱,谷静鸟声闲。
芳草迷人远,孤云带鹤还。何年移住此,欹枕听潺湲。
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汉兵不到处,寒鸟向谁啼。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
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
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日星明概朝廷福,烟火安和田里丰。
此是古今真乐事,夜镫何用扇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