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为镫号牡丹,西关爆竹似长安。谁家年少黄金勒,醉里垂鞭处处看。
(1650—1720)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为人作幕。其父坐事长流宁古塔,请代父戍不许,与弟先后出塞省父。习其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所称。另有《晞发堂集》、《杨大瓢杂文残稿》。
我祖别行最上机,纵横生杀绝猜疑。
虽然塞断群狐路,返掷须不师子儿。
鄂渚轻寒迄未消,柁牙移处趁归潮。桃花有意随帆影,流出东风第一桥。
穷巷数声柝,空庭月自明。窗疏霜气重,梦短旅魂惊。
佛火淡逾悄,尘心苦益清。隔墙鸡报晓,齐起又长征。
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
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叹个人,破旧罐。不顾危亡,更把道门相玩。尚由自、不悟前愆,怎免他大难。
听予言,休著绊。恩爱尘情,一刀两段。销旧业、再做修持,博马风照管。
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
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
芒鞋心事杜陵知,唯今只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
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