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入翠微,海色上行衣。寺古残僧少,林空野鸟稀。
幽花燃石洞,芳草没山扉。尽醉壶中物,长歌送夕晖。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易象推占妙入神,劝人忠孝更谆谆。
只今谁似君平术,唯有南阳卖卜人。
云中有一士,冲默契希夷。五龙传睡法,双峰对茅茨。
忆昨宿瑶台,龙虎守坎离。二月酿松花,乘鸾吹参差。
囊中数丸药,不渴亦不饥。随分度世人,有缘即遇之。
暂为京国客,恐滞还山期。一鹤唳秋云,三秀明春芝。
愿从童子去,再拜称天师。
人命无常,看青云、雨过山水。韶华尽过了,百年如梦,有似希夷。
忘情绝爱念,好把意马心猿牢系。绵绵密密。有似出息。
常不保入息。十年一似修真理。做神仙、万无一失。
门生莫生疑。若有纤毫虚谬,马风罚作阴山为鬼。
心行常不昧。遍十方、观照天地。累成功行,自有金童来认你。
云湿树阴稠,山炎雨气浮。暗边疑雁荡,佳处失龙湫。
舟楫荷华晚,川原稌黍秋。空怜头上黑,诗句若为酬。
曰归去来,归去来兮,吾将安归。但有东篱菊,有西园桂,有南溪月,有北山薇。蜂则有房,鱼还有穴,蚁有楼台兽有依。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人间征路熹微。看处处丹枫白露唏。况寒原衰草,牛羊来下,淡烟秋水,鲈鳜初肥。自笑平生,颓然骨相,只合持竿坐钓矶。都休也,对西风无语,落日斜晖。
秋云会崇台,观子意弥远。新知何草草,半饟迭酬劝。
同生不尽欢,异世乃增恋。真交重意气,岂必日缱绻。
丛菊有远芳,女萝有深蔓。大道沦沧溟,相期汎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