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年年血泪流,今年今夕亦何求。老亲纵未邀恩赦,绝域犹堪舞敝裘。
茅屋桃符仍旧俗,瓦盆麦酒是新刍。欢呼不觉陶然醉,忘却家乡万里愁。
(1650—1720)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为人作幕。其父坐事长流宁古塔,请代父戍不许,与弟先后出塞省父。习其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所称。另有《晞发堂集》、《杨大瓢杂文残稿》。
正是花阴望雁初,一朝喜得故人书。遥知素手缄封日,目断京华几忆余。
晨雪欲渐霁,出门念何之。山墅此轩豁,屡来诚不辞。
当户照高梅,繁花何离离。念此谁护植,磊落寒犹姿。
草木交冬春,颇似穷居时。骨干苟不立,何由待华滋。
抚树再三叹,为汝发歌词。人生有本志,憔悴复奚为。
桂影亭亭漾碧溪,寻芳曾被暗香迷。碧桃开后晴风暖,花外幽禽自在啼。
缥缈波明洛浦,依稀玉立湘皋。独将兰蕙入离骚。
不识山中瑶草。
月照英翘楚楚,江空醉魄陶陶。犹疑颜色尚清高。
一笑出门春老。
吾生蹇拙合微名,无奈侵寻病所婴。南国炎蒸今再过,中秋医药尚无情。
苔残白石庭阴合,木落苍阶露气清。门外江澄闻练似,犹多虚负片帆轻。
水心吾师今昌黎,如椽巨笔光虹蜺。
先公潜德粲版,却恨不识嵇中散。
九苞五彩丹穴雏,不巢阿阁翔海隅。
南来只影方自笔,天假之逢挹光耀。
一寒顿坐春温,贱子亦许扳龙门。
子期九原不可叫,筝琶纷纷不同调。
明公派自南轩来,祗今砥柱狂澜回。
一麾两节岭南北,尽是周程旧敭历。
书生疆附善类心,莫道冶跃非祥金。
偶然短簿令公喜,上下云龙固其志。
山谷昔见苏长公,自比小草依长松。
牵聊名字香闻素,未必今不如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