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吟笺,困人杯酒,相逢暂抵生平。禁暖馀寒,愔愔犹滞帘旌。
寻常门巷苔空满,怕前巢、客燕还惊。怎消他、一度花风,一度沈冥。
无端细雨烧灯后,尽薰梅染柳,分付愁生。翠管嬉春,从教换了新声。
醉来忍问闲消息,况芳时、次第阴晴。料明朝、才听雏莺,又恋残英。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头白昏昏只欲眠,招呼长荷社中贤。余生待毙鬼门下,良会负期人日前。
畏酒暂辞金谷罚,酌泉重结惠山缘。春湖绿涨桃花水,烦借米家书画船。
月地云阶何处是,盈盈著此明妆。朱阑扶出郁金堂。
那曾抛锦瑟,锦瑟似人长。
不省秋衣同病蝶,懒将肥瘦评量。归时教制芰荷裳。
春星才擪邃,润与口脂香。
浪花云叶交加舞。身近青冥路。天知此客解骑鲸。今夜一江明月、送行行。
从今直上鳌峰去。应记经行处。莫将险语乱江声。却怕月中高卧、彩虹惊。
檐前水到竹棚头,檐下雨鸣殊未休。挟册儿童断来往,傍篱凫鸭自沈浮。
即过东家邀短筏,莫须西埠买轻舟。客怀坐此堪惆怅,风景萧条况近秋。
长槐青青桂华碧,清江月出歌管急。四座沈吟意绵脉,红烛参差倚宝瑟。
回袖风生动芗泽,芙蓉露落沾人衣。劝君深杯君勿辞,五更漏促城乌啼。
明日相思君不知。
翠竹江村古渡边,冥鸿数点没寒烟。濛濛浦口渔灯乱,风急舟横只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