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怜独夜。任冰弦尘侵,经年长卸。著意吟秋,奈病馀争似,往时陶写。
絮语疏虫,早声入、相思台榭。几日西风,做冷催愁,尽将人惹。
休道芳韶先谢。叹明镜清辉,正须重借。驻梦回灯,念旧游心事,自成凄诧。
照坐颓蟾,又孤影、偷分兰灺。漫想来宵浊酒,伊谁共把。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楸花不结实,花落绿蒂肥。彫零先众木,叶落蒂亦稀。
枝直鸟不巢,野藤相缠依。藤蔓日更长,楸觉生意微。
竟陵宾客似梁园,才俊翩翩总在门。怪杀王融偏贾祸,西州烟月断人魂。
著意留春春又去。海棠落尽红如许。睡起纱窗天正午。
愁无主。销闲只共鹦哥语。
小院游丝飞缕缕。凄凉又听芭蕉雨。忆得家庭春栩栩。
今索处。恼人更有騃儿女。
琐闼题诗送赴官,郡斋潇洒谢公閒。
树边棋阁开秋锁,池上吟窗见昼山。
吏散独行红叶外,酒醒地望白云间。
郊原渐有新烟火,知是逋民鸟道还。
莫怪频过有酒家,多情长是惜年华。
春风堪赏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
大凌河上喜初逢,洪武壬申十月冬。下榻有时曾共卧,行轩无处不相从。
颠狂忍看风前絮,贞固深嘉雪后松。不但论交成白首,还期匡国尽丹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