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少府

海风入树作秋声,愁里那堪更送行。红叶青山人已远,孤城寒月为谁明。

王天性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几载辛勤有此堂,芝峰直面丽谯傍。

千章山木朝烟合,百尺楼阴夜月凉。

物我本於仁上一,居诸偏向静中长。

衰年烛武知何用,空有忧时两鬓霜。

万里风烟六诏生,壮游莫听鹧鸪声。行行即见薇垣紫,綵笔还看赋远征。

日月浮生易,乾坤一室馀。高山频怅望,流水助萧疏。

道迥堪藜藿,情玄归素初。年来浑无事,犹得寄耕渔。

松关风掩白云开,春暖壶天万象回。花落莫随流水去,恐教渔父问津来。

悲秋一借阳台雨,却怪明河此夕阴。剪烛试窥牛女渡,落梅先入凤凰琴。

情随天上乘槎客,响切城南捣素砧。回首珠江花艇夜,玉人歌罢漏沈沈。

来游大梵天,邂逅兴悠然。

一见新犹故,相忘丑亦妍。

藕花诗有句,莲社我无缘。

不必参禅话,诗镫自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