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淩晨巾我车,天宇极清廓。闲从同心人,莲洞视兴作。
兴作夫何为,讲堂开正学。正学谁同心,令君与县博。
共结逍遥游,散此无怀乐。天路入虚无,地势干碧落。
三心浣飞泉,千仞书石壁。遥望飞云峰,忆我朱明宅。
浩气穷八纮,聊兹寄鸿迹。
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径草须锄,莫碍燕来路。
红蕉第一风流,移根记取。伴窗外、粉团春暮。
井华水,玉虎汲洗梧桐,青青嫩如许。蝴蝶今番,闲了弄香否。
丹萱第一忘忧,抽条好护。伴池上、石榴重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