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舍江鸥故不飞,自怜弛担早忘机。三朝事业双蓬鬓,百岁生涯一钓矶。
白日易过尘债迫,青山难买道心违。忽吟寄我漳江句,千仞冈头好振衣。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怀禄不知惭,人虽不吾责。贫交重意气,握手犹感激。
煌煌腰间金,两鬓飒已白。有生天地间,寿考非金石。
古人报一饭,君子不苟得。忧来自悲歌,涕泪下沾臆。
云头红上三竿日,烟际青来数点峰。
桑椹熟时鸠唤雨,麦花黄后燕翻风。
袅袅青梧枝,结根缘高冈。兰生丛薄中,馨香随风扬。
惟昔与吾子,嬉游翰墨场。早朝趋建礼,晚沐出长杨。
饮我以醇酒,示我以周行。佳言比弦韦,佩之充明珰。
今晨念远别,揽衣起徬皇。车徒将入洛,文赋已游梁。
征马思长路,栖凫怨孤颃。念当从子逝,翮短不能翔。
南陆鹜修轸,良会安可常。改途陟嵩少,为我吸玉浆。
倘逢三花树,采采莫相忘。
水转沙涂又一湾,迎船孤塔出烟岚。长江一道横风起,两岸争飞上下帆。
两家累世结昏姻,阀阅崇崇作宋臣。忠贯鸰原期报国,刑驱鸳侣誓全身。
名传闽峤花如玉,血染吴钩草作茵。魂隐暗香千树里,倾城倾国愧斯人。
李侯持重器,隐若一雄邦。敌至婴城守,威行走传降。
薰弦须和五,古剑肯埋双。见说研朱地,车声绕碧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