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前曾说此游,问程结伴几春秋。艰难水陆千余里,大小关梁六易舟。
畏路刺船频裸体,乘流开柁缓梳头。顺风一日行三日,莫待依滩怨石尤。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台上风光浓欲滴,傍阑芳桂阴成。乱山相对长官青。琢诗能句好,举酒见心倾。团扇不应秋后弃,几年仁惠风行。渭城柳色若为情。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声。
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跨马登长路,闻鸡度远关。
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
人迹霜桥外,禽声烟树间。
自惭林下客,清梦未曾还。
何必逢人尽说贫,自来求已胜求人。
梅花落尽青山远,深掩柴门过一春。
泉石尚依依,林疏僧亦稀。何年辞水阁,今夜宿云扉。
谩献长杨赋,虚抛薜荔衣。不能成一事,赢得白头归。
五马渡江一马龙,东邸观阙森开张。
穆将祀余感生皇,渡以瞟怒威灵仰。
十一景纬生寒芒,天人南下南斗傍。
朝与龙飞暮龙翔,翠蓬三度黄尘扬。
灵宫特立天中央,湖眉海眼东西望。
地柱不顷天乳长,黄须仙伯古冠裳。
龙脑宝藏声琅琅,上清净扫赤尾蜉。
六龙在天天下昌,山君海孤纷来王。
南极上寿日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