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但觉晓犹清,起趁空明绕砌行。
在竹露沾星下影,出林鸦带夜来声。
烟随历乱孤光去,人语稀微众动生。
高枕倒衣皆此际,纷然喧静各为情。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句法洪徐可逼真,摩挲老眼见斯人。
怜渠袖有钓鳌手,要试虹竿欠李绅。
筮仕令北海,海上半凋瘵。初至百忧丛,视事忘向晦。
出入童稚眠,徒为簿书累。亦慕卓鲁名,愧非学道爱。
别来三十年,父老犹虚戴。补过恨无繇,此任不更再。
寄语为令者,毋如余徒慨。
絮花池阁,护双双画板,浅春低络。笑弄影、一态婵娟,挂不定閒愁,燕飘莺泊。
莫赌身轻,有人在、隔墙窥著。放罗衣窣地,自整凤钗,鬓蝉还掠。
西园俊游似昨,委菭阴绣柱,容易吹落。问甚日、重倚春娇,便满眼相思,背面难托。
梨月溶溶,镇闲煞、东风红索。剩当时、手香凝处,细蜂倦扑。
儒术精穷久,风尘鬓欲衰。
知音岂易得,搔首独何为。
寓舍思亲处,秋原坠叶时。
乐天吟更苦,笑杀五陵儿。
壁古字未灭,声长响不绝。蕙质本如云,松心应耐雪。
耿耿离幽谷,悠悠望瓯越。杞妇哭夫时,城崩无此说。
是日何来蒙古风,天倾地坼见共工。休嗟猛士不可得,犹有人间一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