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
梦踏秋草悲蛩螀,风松露菊三径荒。
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
故书弃掷尘满箱,鲁堂不复闻丝簧。
镜中容颜老不扬,浪求斗升助糟糠。
江湖兰佩芙蓉裳,踟蹰不归愁断肠。
伟君威凤鸣朝阳,文章五色照我傍。
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
对床泮水月满堂,追游山椒款宝坊。
剧谈爝火明寒窗,何如光芒万丈长。
空吟平子四愁章,欲报英琼无可将。
明朝痴儿公事忙,从今谢君当括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