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方以常雨霁见寄

余方卧闲馆,子亦辞公门。岂惟名迹同,中有素心存。

昨莫枉高驾,飘飖寒雨繁。觞酌未云洽,烟郭遽成昏。

乖旷积经宿,已复长忧烦。晨兴束方翰,知子憩幽园。

庭阴绿始遍,时夏鸟无喧。感物心独悟,思与静者论。

被时想清景,欲往阻修辕。申章酬佳贶,寂寞已忘言。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仙郎近卜居,几乘载图书。邻里通名后,墙头过酒初。

漏沉丹禁远,烛动碧窗虚。补衮才无暇,明朝向石渠。

千里全闽按八州,曾闻三相衮衣游。

谁知今代甘盘学,宽尽吾皇南顾忧。

家给乞浆皆得酒,年丰卖劒有耕牛。

诗歌绿竹为公寿,父子应须并相周。

一自煌捐弃,香足玉阶疏。

闻道西宫路,近亦绝莺与。

翠箔玉蟾窥,天街仙籁绝。

抱恨坐夜长,银氏半明减。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残年仍置闰,五日恰逢春。

携酒客独尝,敲门僧不嗔。

双松如拱立,万井自横陈。

精舍故盘礴,元规尘上人。

异壤同羁窜,途中喜共过。愁多时举酒,劳罢或长歌。

南海风潮壮,西江瘴疠多。於焉复分手,此别伤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