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貌江南景,风烟万里宽。金银开佛寺,紫翠出林峦。
远客驰行役,幽人赋《考槃》。苍茫无限意,抚卷为盘桓。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留司晚望重衡钧,三十年来侍从臣。远去独安恬退节,众中欣见老成人。
两京规制遥相望,六代江山迹未陈。盛世宦游应自乐,有人东望惜音尘。
高调谁能及,萧萧变徵寒。酒中堪击筑,言外见如兰。
蝉露秋林浅,鹰风木叶残。自知啼不敢,只有避人看。
潞河数百里,家家悬柳枝。
言自春至夏,雨泽全未施。
燥土既伤禾,短苗不掩陂。
辘轳干以破,井涸园菜萎。
旧米日增价,卖者尚犹夷。
贫者止垄头,怅望安所之。
还视釜无烟,束腰相对饥。
欲贷东西邻,邻家先我悲。
且勿计终年,胡以延此时?
树未尽蒙灾,争走餐其皮。
门外兼催租,官府严呼追。
大哭无可卖,指此抱中儿。
儿女况无多,卖尽将何为?
下民抑何辜,天怒乃相罹,
下民即有辜,天恕何至斯!
视天非梦梦,召之者为谁?
呜乎!雨乎!
安得及今一滂沱,救此未死之遗黎!
赴节心长在,从绳道可观。须知片木用,莫向散材看。
空为歌偏苦,仍愁和即难。既能亲掌握,愿得接同欢。
旌节曕前帐,风尘识旧坡。眼平青草短,情乱碧山多。
晚起方投笔,前驱效执戈。马蹄须爱惜,留渡北流河。
碧山高阴岑,老树立突兀。岚光凝晓候,隐现苍林密。
空谷有佳人,胡宁欲行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