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城郁迢迢,长溪贯双流。喧然阛阓中,乃有白蘋洲。
兹晨策杖往,秀色散我忧。窅眇蛟龙窟,澄明鸥鹭秋。
开花照白日,接叶暗渔舟。凉风起其末,客衣薄飕珝。
我欲携童稚,具此双钓钩。高歌绿水曲,散发洲上头。
安能随世人,负我平生游。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题钓台
亭台土花,江山图画。遁迹烟霞,罢念荣华,间别官家。泥布袜,上御榻,龙身偃亚,不轻了故人足下。
长说愁吟逆旅中,一庭深雪一窗风。眼前道路无心觅,象外烟霞有句通。几度相留侵鼓散,频闻会宿著僧同。高情未以干时废,属和因知兴不穷。
唤得扁舟一叶轻,钓台波上夕阳明。固宜烟鸟知人意,只为云山识我情。
篷日午前虽较热,帆风晚后却尤清。吾庐更在楚溪口,归卧北窗听竹声。
海激天翻电雹嗔,苍松十丈劈为薪。
须臾龙卷它山去,误杀田头望雨人。
出城才七里,地僻罕曾守。
孤塔临官路,三门背运河。
钟鸣惊宿鸟,墙矮入渔歌。
醉里看题壁,如今张继多。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