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

辟地贪逢隔世人,照星酒坐满酸辛。

旧游莫问长埋骨,大患依然有此身。

开物精魂余强聒,著书岁月托孤呻。

六家要指藏禅窟,待卧西山访隐沦。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人间底事有方壶,剑截青摇界碧虚。

试上殊庭瞻醉葛,仙云垂带护储胥。

睡觉昏昏厌鼓声。

蛰龙潭里蛰,潭上风波急。

一旦飞上天,鱼暇不能及。

何处黄公客欲还,黄公山亦小庐山。往来云水两三辈,妆点春风花柳间。

岳色晓行湘浦望,湖光晴到洞庭看。有诗都点逍遥送,九万扶摇一日抟。

弟子舆尸漫有师,圯桥谁共老人期。

龙鱼并出应难识,樗栎无庸幸见遗。

每上楼台瞻北极,愿闻波浪帖南陲。

吴山越水元相接,莫更中流下铁椎。

白发乱侵头,懒上高楼,朦胧新月曲如钩。槛外蘋风惊乍起,暑气潜收。

宿雨涨回流,喜泛轻鸥,蓼花一望满汀洲。正好开襟延赏处,无限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