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叔雍高梧轩图

誓卜幽居傍湖曲,画手设施无不足。

挺立长梧凉压屋,旁罗矮细千竿竹。

层层都活石气中,夜卷秋声入吟腹。

楼台窈窕出晴雨,山水氤氲界边幅。

应带坡公葑草堤,恍接逋仙梅花麓。

英妙少年亦痴绝,要令梦染灵峰绿。

异时朱况两秃翁,携访赓歌任沉陆。

(朱况谓强村夔生两词客)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西昌主簿如襌僧,日餐秋菊嚼春冰。

西昌官舍如佛屋,一物也无唯有竹。

俸钱三月不曾支,竹阴过午未晨炊。

大儿叫怒小儿啼,乃翁对竹方哦诗。

诗人与竹一样瘦,诗句与竹一样秀。

故山苍玉摇绿云,月梢风叶最关身。

劝渠未要思旧隐,且与西昌作好春。

一别西窗鬓已丝,几回梦里计归期。无端秋色愁如许,又是巴山夜雨时。

摘山胜煮海,财货所源流。建焙甲天下,赋入十倍收。

国计颇赖之,贡输何时休。择人为提领,得贤从宛丘。

文章脱吏腕,风味登瀛洲。佐职亦已久,再见春草抽。

郊原富枪旗,岁事日以修。抚民端若子,疾恶信如雠。

驱车向凤山,父老观道周。青春行画图,佳处时一留。

风前耳潺湲,雨后目纤柔。酒酣已胜赏,珠唾挥钓钩。

咨予素么么,受恩犹未酬。铭心虽甚坚,抚己徒怀羞。

平生困坎壈,暮年尚依刘。投公一纸书,远寄粤王州。

书传得妙帖,想像寒食游。终防好事人,豪夺或巧偷。

山行不知远,幽寻渺无极。四山皆白云,漠漠寒烟积。

茂林无停飔,清露忽成滴。数里入丹枫,千年卧古柏。

散发对夕阴,此意谁能识。忽闻远寺钟,一声度空碧。

肯负丘壑心,我生几两屐。

丈夫儿,自家断,日用无私休计算。被他指点谩商量,到底死生打不辨。

长生路上少人行,轮转脩途空懊叹。万境中,须这汉。

出没卷舒无系缚,浅种深耕谁委知,沩山水牯骑来惯。

头角分明在目前,五湖衲子抬眸看。玉笛一声风雨寒,万两黄金终不换。

百亿须弥理固有,八九云梦何足吞。

天下广居君识否?一间茆屋寄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