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胡瘦唐侍御

隔年邻寺与追寻,一径听钟绝足音。

劫运更教孤气类,谏书忍问出呻吟。

江湖摩荡回天梦,几榻绸缪学道心。

收拾谁编独行传,岛人写恨海沉沉。

(谓刘潜楼居青岛为作状志及哀辞)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育才为国寸心丹,修泮时闻锵八鸾。

绿引沧溟循道入,青徘名第对门看。

宸钩日焕龙蛇动,书阁云齐牛斗寒。

未学幸陪芹藻豆,讵耽秋菊夕英餐。

木杪开青涧,岩跟出绮村。梯田高接屋,碓水曲侵门。

芝草蟠云叶,松花涨雨痕。若将渔棹入,宁异武陵源。

梵阁流离敞,绕经筵、万盏红灯,莲花夜放。指点浮生都是幻,几处灵幡飘荡。

罗蔬果、馨香供养。渺渺白杨荒草外,料孤魂、寂寞无依傍。

当此际,应来飨。

三更月照松梢亮。纸灰寒、佛号高宣,钟声齐响。纵使绣帷鸳鸯好,未免惊回枕上。

何况是、穷愁景况。露冷庭空形伴影,步荒阶、听彻邻鸡唱。

多少事,频回想。

礼律通称母,宁分继与亲。

乃知履霜子,绝似卧冰人。

灵气巃嵷羃晓山,晴曦倒影射阑干。

须臾变态还空寂,水接天光一片寒。

颗金螺贝马蹄盐,万井高甍截画檐。比屋弦歌春皞皞,笼街灯火夜厌厌。

风花献媚熏青眼,雪絮飞香点紫髯。记得赋诗滇海上,砚池影蘸碧鸡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