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人物正寥阔,有美万夫望。七年填拊方面,帏幄自金汤。千尺玉龙衔诏,六尺宝靮照路,载绩满旗常。富贵姑勿道,难得此芬芳。尝试看,今古梦,几千场。人情但较目睫,谁解识方将。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海内知公者,只愿寿而臧。
我闻清溪溪上之老翁,轩然鹤立群鸡中。灌园不厌藜藿饱,媚世耻为桃李容。
眼中之子何足与,尚友古柏窥鸿蒙。当筵烱烱开青镜,柱杖瑟瑟含秋风。
问之定交来,寒暑凡几易。君节谅不移,我心固匪石。
浮沉世态良足珍,此意萧条竟谁识。一朝物是人已非,惨澹空馀雏凤栖,月明绕树将何依。
复恐风雷一夕随龙变化不可测,短歌聊为歌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