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谭翰林重宴初堂赋以纪兴

尽坼名园满意花,重寻石径日初斜。

温馨融吹争翻蝶,光气笼霄欲避鸦。

别院繁灯悬粉黛,一宵沉醉乱琵琶。

江南留得伤春地,莫放边愁落臂纱。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长年骑马走风尘,扰扰犹知梦幻身。野柳最怜青绶客,山桃莫笑白髭人。

照溪七里亭边晚,近郭百花洲上春。捉麈即从君道旧,浮蛆更许我尝新。

清晖杰阁几朝昏,吟咏曾喧白下门。

一别朱栏陪绮席,重来青草接荒村。

名章尚忆江秋句,短些谁招月夜魂。

老去情怀更萧瑟,懒从孤馆觅清樽。

九陌风鸣尘堀堁,南郭隐几今丧我。长安作梦垂十年,梦想阳崎山一逻。

文书引睡睡复醒,万事不理任懒惰。河阳宗伯今词宗,赠我新诗堪已瘅。

为言昭代录诗人,疑让新城居上座。士林沾丐三百年,蒋袁杭厉皆细琐。

平生结习觑文字,扬榷新诗吾亦颇。文章派别几人存,大抵修辞禁淫诐。

李杜光芒万丈长,坡谷九天纷咳唾。如星五纬流四渎,议论欲到吾知叵。

请言在昔明中叶,群公模拟或太过。虽然法上几得中,要于风雅未为左。

何来东涧恣抨击,一钱不值同骂座。渔洋崛起应新运,如麟独角推一个。

譬彼射者得正鹄,稍嫌力薄愁官笴。文人相轻自古然,又被赵纪加切磋。

降兹谈艺遍湖海,若个解衣旁薄赢。西昆靡靡江西粗,公安竟陵更幺么。

小子何莫学夫诗,敢问师资谁则可。吾云要在士卓识,一任纷挐众口哆。

斯文如女有正色,岂事涂泽徒为大。横空盘硬亦非难,欲为排奡在贴妥。

取径爱好似未害,他日湘帆随转柁。清新俊逸殆天授,著眼沈郁兼顿挫。

双丸头上忽忽过,风轮谁挽蚁旋磨。勿云衰叔少和声,《三百篇》皆发愤作。

能收一物寄孤赏,横流亦足娱寒饿。高歌青眼望后生,比似螟蛉祝果蠃。

忽蒙佳什誉过庭,语重情深谁敢荷。君家自有谢超宗,池上凤毛众所贺。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哭向茅山虽未摧,

一生泪尽丹阳道。

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

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

愁思纷纷不易裁,凌云台上独裴回。乱鸦背著斜阳去,寒雁带将秋色来。

破屋无烟空碎瓦,新坟经雨已苍苔。天翻地覆亲曾见,信得昆明有劫灰。

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初分隆准山河秀,

乍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

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