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苑论交谊。最难忘幼安奇节,龙洲豪气。酒后狂言惊四座,白眼看人一世。
偏许我忘年知己。燕市悲歌谁击节,枉抛残湖海英雄泪。
壶玉缺,壮心碎。
回首长安何处是。忍重看江山半壁,依稀天水。三月东风吹海蹙,想见中原万骑。
问记否西城题字。快意铅刀期一割,倚南天长剑宁终弃。
君行矣,我且至。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露草亦已冷,寒蛩独无依。入我壁间鸣,出处定有时。
谁言秋气高,感此动物微。我欲以意续,一叹三嗟咨。
耿耿夜将旦,残星月边稀。
山人别无妄念,三余两饭便足。穜成百树梅华,此是穷奢极欲。
英贤去世世同悲,管葛才能更比谁。
心尽西山离隐后,名喧深殿受恩时。
谋猷不枉称人杰,精审真堪作吏师。
漫就高原向东哭,路长天远岂能知。
古人所弃今人慕,不谓苏公亦世情。
此话若教天上听,定须笑倒董双成。
汲水得明月,倒影上青天。客行三十年,未识蜀月圆。
中宵梦巴蜀,秣马辞燕服。成都虽云远,未到意已足。
远意不可期,宿夕宛见之。云迷飞鸟道,雨急卧龙祠。
干戈何草草,祇说渝州好。但得渝州官,甘就渝州老。
渝州古雄城,彭君旧建旌。至今江石上,犹有古时名。
豪杰世已矣,空城俯流水。复有江东人,来教渝州士。
方侯天机深,大雅托遗音。沈潜万夫敌,脱略五湖心。
翩然别我往,长揖仙人掌。疾风吹大旗,落日明斜舫。
即此少相知,相知长恨思。巫山桂树发,折寄定何时?
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臧否不出口,默识如蓍龟。
擢子拱把中,云有骥aa35姿。
胡为三十载,尚作穷苦词。
丈夫不妄语,未效此何疑。
朅来清颍上,泪湿中郎诗。
怪我一年长,而作十年衰。
同时几人在,岂敢怨白髭。
愿言指松柏,永与霜雪期。
伯父为衡州日,与君相知,有送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