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岙扫墓三首 其三

倒挽百川水,莫挽儿时回。尽书南山石,莫尽儿心悲。

儿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呻吟到沉笃,掩抑还哀诉。

“长年亦不望,愿加年三五。阿桐好定婚,阿桢亦完娶。”

如今弟辈归,携家谒母墓。牵衣学拜跪,甥侄各媚妩。

人间万事足,不闻母笑语。忍泪辞新坟,斜阳风满树。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猜你喜欢

梦寐江南未得归,清波鰞子上钩肥。

五年身属官仓米,输与渔人坐钓矶。

大地人求巧,子独全其拙。

吃饭倒把匙,刺眼翻著袜。

只知困守株,不愁飞辩月。

天真未解分,混沌一团铁。

抱璞寻炉鎚,巧手难施设。

朅来就拙玲珑阴,毡拍板合无弦琴。

摘杨黄花嗑然笑,樵童牧竖皆知音。

岂不见棱道者,破七蒲团无缝罅。

鬼窟翻身呼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

又不见隆藏主,此是吾家睡虎子。

气肃西风牙爪露,千林扫迹无狐兔。

须知巧自拙中出,巧拙到头无处觅。

无寻觅处知端的,急来与汝粗拳吃。

两两蝉声送夕阳,竹阴移绿上藤床。

黄昏急雨无多子,喜得今宵梦亦凉。

莆阳十年磨桂斧,旴江十年樵桂楚。锋霜落手眼星光,桂林一入争先睹。

莫惜桂林小君用,知君借与桂林重。状元峰头应有人,明远楼中学臧梦。

君不见张曲江,柳愚溪,宣城寄迹君须知。万金不爱打碑楮,都付来人公是非。

又不见思骏马,买骏骨,许多朽瘠封洼窟。孙阳一上黄金台,桃花叱拨惊驽骀。

明年俊乂纾忠怀,随君傧策升尧阶。

空潭形圆小于瓮,寒泉注满波翻永。秋蟾落影如明珠,夜永骊龙应起弄。

若能变作葡萄醅,酣饮吏部应时来。当年令公日咽漱,青山猿鹤无惊猜。

何处凉飙发,庭前落木知。初秋争淅沥,薄暮转凄其。

感旧心千里,迎寒酒一卮。霜花摇未见,吹帽接疏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