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答蒿叟三首次韵庸庵同年寄怀

难忘赌酒联吟处,花近楼中月下筵。

老味各私真率会,余生犹恋太平年。

只今魂气依残唾,不隔烽烟落九天。

傥问圣湖安着我,水痕掠笔屋为船。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溪回荡云容,虬松势妖矫。日月摩高巅,石瘦青苔老。

科头信芒鞋,临风恣幽讨。箕踞憩云根,苍翠午阴悄。

触目与神谋,精理扩怀抱。得意已忘言,隔涧闻幽鸟。

邃壑古烟深,呼童觅瑶草。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
昨日琵琶弦索上,分明满甲染猩红。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结发为夫妇,少年共饥寒。

我迂趋世拙,十载困微官。

男儿不终穷,会展凌风翰。

相期脱崎岖,一笑纾艰难。

秋风摧芳蕙,既去不可还。

滴我眼中血,悲哉摧肺肝。

儿稚立我前,求母夜不眠。

我虽欲告之,哽咽不能言。

积金虽至斗,纡朱走华轩。

失我同心人,抚事皆悲酸。

积日而成时,积时更成年。

山海会崩竭,音容永茫然。

二月桃花红,三月李花白。要调满庭芳,须会十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