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唐虞代,乃有巢与由。逃荣若避垢,洗耳谢九州。
罗山多飞瀑,鸣玉漱清幽。岩石俨异搆,眷言隐士邱。
坐听尘嚣尽,岂必濯其流。我来景高风,咫尺不可求。
因思咏沧浪,清浊各自酬。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红摧绿挫,莺愁蝶怨,满院落花风紧。醉乡好梦恰瞢腾,又冷落、一成吹醒。柔红不耐,暗香犹好,觑著翻成不忍。春心减尽眼长闲,更肯被、游丝牵引。
向非亲在念,念念每精专。
未必饭加损,能令疾脱然。
宁知信宜邑,乃在古高州。地接朱鸢近,天连碧海浮。
官仓馀火米,土俗罢绵裘。莫作炎蒸虑,男儿重远游。
师经非纸上,师佛在心中。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洞藏青嶂里,路出白云层。苔色侵禅榻,松阴暗佛灯。
树撑危石坠,藤束古崖崩。不用寻僧语,同游自有僧。
见说封君竹,风枝饱岁寒。会看双鸑鷟,飞下碧琅玕。
恶鸟良复厌,闲花吹自残。绝知门可款,梦对小檀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