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登四照阁同闲止杜园

残雪犹留一角山,来凭高阁映衰颜。

晴痕窈窕湖船出,寒籁吹嘘石像顽。

渐湿枯根妨磴道,莫飞醉语落尘寰。

白龙夭矫谁骑出,只带鸦边夕照还。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北固转南川,丹徒挹紫莲。柳风含画鹢,芳草接长天。

客尽黄金橐,魂消宋玉篇。故乡回首忆,明月送清弦。

空书来震旦,康乐造渊微。贝叶深山译,曼花半夜飞。

香清虽透笔,蕊散不沾衣。旧社白莲老,远公应望归。

朔风吹散鸿雁群,郎君上马气如云。绕街鞭影拂河汉,毳袍貂帽文将军。

扶桑日出马上见,金鸡一声天下闻。青灯细雨坐官舍,遥忆江南郑广文。

微物满池塘,吟看向夕阳。

草虫腰尽细,水鸟嘴多长。

科斗渔翁字,芙蓉野客裳。

诗成堪写处,莲叶碧牋香。

诸公听我,自有神京。垆中亦有蓬瀛。五色霞光上下,来往飞升。识得水云活计,更无劳、足力游行。固性命,便般般打过,有甚闲争。好事先人后己,守清虚,营养一点灵明。应物真常自在,动止安宁。一朝功成行满,去朝元、云步身轻。真了了,似重阳师父,无灭无生。

窗烛销残转寂寥,柴门无复野僧敲。

偶来枕上吟诗就,记向心头欠笔抄。

鸣笔数声疑雪片,寻梅清梦到山坳。

世情云雨多翻覆,谁是江湖耐久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