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裾三日绝尘埃,欲上篮舆首重回。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阶前树影开还合,叶底蝉声短复长。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
暑雨常忧缺,秋霖莫厌多。夜雷声复厉,朝雾气方和。
积润花岩桂,横流穗亩禾。酒閒吟解秽,茶熟困驱魔。
最怜克敬弟,戆直无它肠。不恋儒为籍,却耽酒是乡。
醉能消日月,病乃入膏肓。谁复为吾益,思之倍惨伤。
辽水钟人杰,文章早起家。长才憎命达,远志肇名嘉。
报国孤忠耿,酬庸渥典加。清芬垂祀永,史乘播芳华。
土风何异竟陵城,水代平田网代耕。放去翳凫偏认主,教成驯獭听呼名。
狂书鸟过沙留谱,呓语乌眠夜作声。奴子入吴学细唾,侬音伧舌字全生。
通衢亘其南,危楼冠其北。
如何境日新,烟云为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