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 四月初二日阴雨,访彦通屯云馆,联句用东坡韵

开尽酴蘼千架,柳阁阴浓,摇曳轻烟。顿喜隔年佳侣,点破苔钱。

修径萦回底阑,掩映不异家园。祗乐苑殢酒,沧江鼓枻,梦远情连。

无边细雨,屯云书彼,对景记取从前。春渐晚、一番花事,过眼凄然。

衰鬓休嗟潦倒,芳华故再喧妍。六朝烟水,朅来双燕,共我年年。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净室兼容海众临,维摩憔悴病仍侵。且将灯续光明藏,时见珠随咳唾音。

素壁短碑深掐玉,画檐新榜大书金。故溪曾指桃花记,乘月何时更一寻。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贞。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日,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游适时频趣转浓,少年吟眺已成翁。从教白发三千丈,不尽青山百二重。

海接江湖通郭水,市连丘壑碍楼峰。登能作赋人谁是,俯送浮云散碧空。

元化一何速,汝年遂半百。

余最小弱弟,头颅亦已白。

身世忽欲老,日月弥堪惜。

往时阶下树,历落数十尺。

以兹生感叹,岂更堪离析。

忆昔入词林,及汝共朝夕。

欢言如醇酒,终不废药石。

中夜尚杯酌,盛夏咸袒裼。

惊心问疾病,握手论干鬲。

一朝忽分携,万事俱陈迹。

南浦送客处,俨然遽为客。

往时我送人,衣冠竟长席。

今日君送我,双骑长安陌。

昔如满树花,万点临阶赤。

今如一片叶,万里随流碧。

欢敢望当年,别亦非畴昔。

音徽虽已远,往事颇历历。

曾公陟宫端,王郎为冏伯。

勋业当及时,努力相鞭策。

垂天忆大鹏,避风感六鶂。

出处不同行,意固各有适。

寄言凤池侣,无羡林间翮。

露滴林梢花送香,风吹池面雨输凉。

蠹书一卷作老伴,麦饭半盂支日长。

学道莫如心自肯,杜门真与世相忘。

君恩不报虽知媿,稊米安能益太仓。

暮节看已谢,兹晨愈可惜。风澹意伤春,池寒花敛夕。

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谁当曲水行,相思寻旧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