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情
夜长四壁人静悄,强把屏山靠。口路楚云深,有梦无著落,俏魂灵险些儿干送了。
夜长怎生得睡着,万感萦怀抱。伴人瘦影儿,惟有孤灯照,长吁气一声吹灭了。
昨先话儿说甚底,今日都翻悔。直恁铁心肠,不管人瞧神,下场头送了我都是你。
燕城过长夏,乡思若为禁。故园松竹潇洒,久矣负幽寻。赖有仙坛诗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顾意殊深。余暇尽谈笑,烦暑自消沉。绕长廊,临静砌,称闲心。飕飕树杪风至,流水入衣襟。尚愧无穷汗简,也预诸公奋笔,投迹是非林。何日了官事,倒佩脱冠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