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二 丁亥岁暮即事

天涯岁晚催归急,豚砦鸡栖。尽室同携。烟水家风老布衣。

寒宵拥絮愁无那,灯影迷离。梦影依稀。迢递霜钲月向低。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未必长相见,初离叹索居。遥知兄及弟,只有泪如珠。

踏雪寻诗句,循田得潦馀。归时属二子,亟为报僧庐。

江空夜复清,星月落江明。吐珠疑合浦,沉璧类连城。

机石随流出,菱花拂水晴。濯枝榆影冷,泛蕊桂华轻。

玉镜宜常满,银河俨未倾。宁知邺池宴,别有颍川行。

院静僧疑少,门幽客自稀。

山寒云近屋,径狭石侵衣,

松鬣苍髯古,姜芽紫笋肥。

骚人诗战罢,踏月夜深归。

山半忽成市,人烟岛屿通。涨痕秋气白,草色夕阳红。

几树悬渔网,谁家放鸭笼。征桡还暂住,随意问民风。

危事经非一,浮荣得是空。白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

帆落匡庐近,天低湓浦流。鸣猿随雨断,过雁下云愁。

乱定严关榷,秋清冷舵楼。海邦人种柳,高舞九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