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赠洗斋

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梅边稳住吟身。小谪华鬘,从知早种兰因。

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尽消他、韵事红闺,刻烛裁云。

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绒庄绮陌,烟水东邻。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

无端锦瑟空房语,送华年、断梦成尘。俧谁怜,青鬓萧疏,对影朝昏。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

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

人谓先生老,诗坛近一昂。

共知文力健,何有鬓毛霜。

自料才非敌,从今气减狂。

同宗有徐谢,我亦漫窥墙。

瑞日初迟,绪风乍暖,千花百草争香。瑶池路稳,阆苑春深,云树水殿相望。柳曲沙平,看尘随青盖,絮惹红妆。卖酒绿阴傍。无人不醉春光。
有十里笙歌,万家罗绮,身世疑在仙乡。行乐知无禁,五侯半隐少年场。舞妙歌妍,空妒得、莺娇燕忙。念芳菲、都来几日,不堪风雨疏狂。

河漘依棹得风期,秦树湘云枉梦思。也好归来君富贵,未容言语我悲伤。

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劚山樱满院栽。

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润气凝柱础,繁声注瓦沟。暗留窗不晓,凉引簟先秋。

叶湿蚕应病,泥稀燕亦愁。仍闻放朝夜,误出到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