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到周南第一篇,离乱仍得假良缘。本来牛女是相识,小别人间十二年。
余生而鲁钝,雅不善诗。岁辛巳,由湖返杭,尤绝意不吟咏,复何稿之可存乎。偶理丛残,有不忍遽弃者,念少壮遭际多艰,赖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没天性,言情纪事,时见乎词,则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录之,起咸丰癸丑,终光绪辛巳,得八卷,计古今体若干首。初有无可斋、倦游轩、七二铃馆、春晖室诸编目,兹分注各年下以存旧名。
来剪莼丝,江头一阵鸣蓑雨。孤篷归路。吹得蘋花暮。
短发萧萧,笑与沙鸥语。休归去。玉龙嘶处。邀月过南浦。
县城西绕曲江流,江水初澄潦半收。宝气亭连星影动,金华潭涌月光浮。
鸦投古堞暗枫岸,鱼宿寒烟生荻洲。闻道斗间新气色,客槎今夕在南州。
函谷如玉关。
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
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
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
七日鬓毛斑。
月团不遣贡脩门,却寄书痴闭户孙。若把焦坑分品第,浚功端合逊王浑。
旬宣既南国,保釐复西土。著绣还故乡,朱节震华鼓。
薄暮还精庐,徐行无所并。日入月还清,山空水更静。
彷佛闻疏钟,翛然在西岭。寄语高世流,来兹谢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