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雾露清,群草多秀发。白朮结灵根,持锄采秋月。
归来濯寒涧,香气流不歇。夜火煮石泉,朝烟遍岩窟。
千岁扶玉颜,终年固玄发。曾非首阳人,敢慕食薇蕨。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吾山会雨泽,汗漫千里秋。不如芦泉水,来入城中流。
经营万馀家,澄澈去无际。我乐与众同,泉能起人意。
泉旁宜嘉林,时多桐与梓。泉间宜美鱼,时有鲂与鲤。
谁能捐万事,来我泉上居。我欲解章绶,从之泉上渔。
雪片才飞冬已深,诗家何在索沉吟。轩裳纵好从他意,笔砚虽荒尚此心。
细拨炉灰空自处,缓回溪棹合相寻。腊前年后梅多少,愁绝孤山处士林。
五亩山前种秫田,惠风灵雨庆丰年。曲方抄得多山草,醉梦成诗识洞天。
摇落吾徒道日非,疏情应与世相违。喜看侠客芙蓉剑,学制骚人薜荔衣。
已分青毡甘懒慢,何妨白眼看轻肥。栖迟燕市悲今昔,易水萧萧木叶飞。
邺下徐陈逐逝波,仅留老子尚婆娑。
吾宗世有戴花舞,大耋谁能鼓缶歌。
松下寻常无喝道,花间随处有行窝。
痴人逐物回头少,看到棋终恐烂柯。
光烂红灯。正珠帘尽下,玉斝高擎。银屏烘夜影,火树迸春星。
人散诞、岁丰登。对伟丽神京。雪尚凝、微风料峭,澹月疏明。
那堪主客多情。任铜壶漏水,报过三更。传香添鸭鼎,选曲度鸾笙。
连夜醉、不须醒。更告与良朋。尽元宵、都无十日,莫拣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