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镇日忘舟行,时讶床头金铁鸣。过尽严滩七十里,隔篷惟听画眉声。
余生而鲁钝,雅不善诗。岁辛巳,由湖返杭,尤绝意不吟咏,复何稿之可存乎。偶理丛残,有不忍遽弃者,念少壮遭际多艰,赖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没天性,言情纪事,时见乎词,则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录之,起咸丰癸丑,终光绪辛巳,得八卷,计古今体若干首。初有无可斋、倦游轩、七二铃馆、春晖室诸编目,兹分注各年下以存旧名。
㽘也衔冤谁与雪,明公公议动乾坤。狂澜既倒回中砥,白日高悬到覆盆。
一代简书称折狱,百年冠盖见高门。承恩又上金銮去,万岁千秋奉至尊。
妾命何太薄,不及宫中水。时时对天颜,声声入君耳。
新结小茅亭,彷若在空翠。阒寂为柴门,竟日无人至。
篁叶风萧萧,日夕更森邃。道经时一展,澹泊饶古意。
野人性疏阔,颇与世人异。聊此避尘俗,亦是时共弃。
昔入睢阳苑,连步披风云。今游故台处,回望阒无人。
皓壁留馀篆,蕙圃有馀芬。行人皆陨涕,何独孟尝君。
金盘夜冷露流脂,玉管含云写竹枝。方士持归东海上,月明应是作龙骑。
三复遗诗有订顽,月中颜色见松关。头颅本自成三极,嘘吸犹堪塞两间。
老至不知何岁月,古来无恙此江山。莫轻语默论前代,天与閒人剩与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