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疾年添算,劬劳思转伤。声华江上雾,勋业鬓边霜。
诗继唐风作,书从禹穴藏。光阴何冉冉,华盖郁苍苍。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山枯因产玉,川竭缘孕珠。珠玉到人间,祸胎不可除。
脱粟足为饭,裂布足为襦。吾宁谢华好,朴素以为娱。
照返烟溪树影斜,千山含翠暮云遮。
年来已自多愁绪,古道无人更落花。
通家早已见高情,且复招陪杖屦行。书法临池王右史,风流骑马谢宣城。
可容佳景无佳句,未识此人空此情。听我酒酣咏东武,为君倒尽玉壶清。
对镜何心理翠钿。粉柔香软只贪眠。金炉袅出并头烟。
飘尽柳绵人似梦。烧残银烛夜如年。小楼闲过杏花天。
大江东去日西流,匹马冲寒役役游。千里山川原梦幻,百年身世自萍浮。
萱堂月冷霜华满,沧海尘埋蜃气游。运甓有心乌怨在,朔风回首倍离忧。
药笈渔竿每自随,枯筇短帽恰相宜。
投林但有穷猿喜,伏枥元无老骥悲。
岩溜甘寒通碧沼,野梅清绝隔疏篱。
放翁老甚情怀嬾,那办题诗寄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