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疾年添算,劬劳思转伤。声华江上雾,勋业鬓边霜。
诗继唐风作,书从禹穴藏。光阴何冉冉,华盖郁苍苍。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食案何萧然,春荠花若雪;从今日老硬,何以供采撷?山翁垂八十,忍贫心似铁,那须万钱箸,养此三寸舌?软炊香粳饭,幸免烦祝噎。
一瓢亦已泰,陋巷时小啜。
波中宝鼎棘中驼,风景令人感恨多;须信天心能转换,可堪世事尚蹉跎。
怜君元豹深雾隐,老我白驹迅隙过;一段襟期相领略,不虚聚首此山阿。
山连沧海是金华,华榜青林柱史家。鹤发每看倾寿酒,凤城先已探名花。
斑衣舞遍三春日,绣服裁成五色霞。已见高堂颁紫诰,香名留取故乡誇。
山房宿雀静檐牙,月尽空林忽冻花。三十六峰今夜雪,并将寒色照禅家。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神龙泽一世,岂但三尺用。
清潭知几许,吞八九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