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汉寥寥雪羽毛,海风吹月倚秋高。石田瑶草俱情思,时见临池一吮毫。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薄薄云收日,霏霏雨散池。
平波光去远,疏点晕来迟。
所部余千里,初程第一诗。
先驱问行李,双堠且晨炊。
夜泊湖甫山,绿杨护危堤。
迅雷将残雨,似猛竟复微。
晓月解风缆,熟睡初不知。
起来问宿处,千山翠相围。
霁峰有剩谒,旭溪无停辉。
远树芦外出,若与船争驰。
多情东林塔,寸步不相离。
後送欣已远,前迎复在兹。
不知塔意厚,为复船行迟。
谁能仆此塔,庶不淹吾归。
独感夜来雨,政作朝凉资。
昔岁遭逢在海城,曾容孤迹奉双旌。酒边不厌笙歌盛,
花下只愁风雨生。棋接山亭松影晚,吟陪月槛露华清。
音尘自此无因问,泪洒川波夕照明。
旱风虫孽久挻灾,好雨如今陆续来。
谁道天人不相与,青章解挽帝心回。
窗外西风开玉茶,春山传味更传花。年年冰雪通红火,纵不同时总一家。
眯眼风沙拂面霜,群山回合郁苍苍。无边衰草连天白,一片寒云荡日黄。
名将至今思李牧,长城终古怨秦皇。莫愁更渡桑干水,便到桑干亦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