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古穴深,下有苍鳞鲫。
出水狞将飞,落刀细可织。
香粳炊正滑,白酒美少力。
但欠平生欢,共此中路食。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衰翁同岁喜相收,同病同心同白头。委吏除官俱逆旅,瘴烟香草等荒州。
六千里外抛机略,二十年来谨校雠。工拙是非无会处,下陂红日若为留。
群鸦飞尽月黄昏,不见人来共酒樽。坐久隔墙闻犬吠,桂花香里又开门。
一春玉恙闭罘罳,声息何曾外院知。今日花前扶病出,教郎知道减轻时。
高馆疏帘晚乍开,读书声里故人来。山中本自无尘土,催得家童埽绿苔。
寻春反向僧房卧,无乃行藏与时左。起来刮目览新诗,花压栏干梦初破。
黄叶丹枫属兴深,吁然莫测疑楚些。惠休岛可没已久,二百年来无此作。
世间何处著斯人,秀句天教出寒饿。我气未衰词颇弱,欲借鼓旗聊一佐。
终朝岩下不逢人,苔色应嗔马蹄涴。
竹日驻微暑,松风生早秋。
闲寻来处路,独倚静中楼。
老景驱双毂,乡习挽万牛。
相随木上坐,脚底亦云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