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江岁年晏,暮色冰霜剧。鸿飞何冥冥,几月度砂碛。
孤臣欲洒血,万里书一尺。君王彀雕弓,幸向上林射。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三先生昔著书地,合以前光接后辉。春木年年芚古干,孙枝叶叶溯遗徽。
千秋尚有宫墙在,一线远忧薪大微。暮雨空濛寒食罢,茫茫百感集柴扉。
水西佳处为停车,不待丹青写作图。高下是山非甚远,回还随路未嫌迂。
留连把盏欢才洽,迤逦支筇句不无。天地之间是閒客,也须容我醉歌呼。
秋宵苦短梦归遥,应负淮南赋隐招。笠泽鱼肥无缩项,吴江米熟有长腰。
人情多幻成豺虎,天运相驱转汐潮。赢得山行幽兴好,树阴阴下小溪桥。
一家背溪水,郭外有柴关。野近每独往,僧来相伴闲。
病犹恋诗酒,老复爱云山。愿得捧琴杖,逐君泉石间。
百丈牵江色,连樯并米船。
樵苏喧晚渡,鸥鹭浴晴天。
问舍惭元德,登楼忆仲宣。
司存兼吏隐,虽有一山川。
西方仙子服丹砂,幻作江天第一花。未合上林凝暮雪,偏宜大庾映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