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诸年丈游清凉台 其二

一引凭高目,居然下界分。江流如带水,山落乍寒云。

雁影高低度,钟声远近闻。频来逐仙侣,真气动星文。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綵仗临花屿,仙舆隔画阑。敲冰分学士,供膳促中官。

屡得陪清赏,重来喜遍观。微生遭盛际,霈泽海同宽。

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

纵使许昌诗笔健,可能终古绝妍辞。

此经如筏,写之着相。

而刺血写,妄中之妄。

经诸佛阔,血父母生。

何净何垢,等为前尘。

末法阇梨,沉酣入骨。

一毫且靳,而况於血。

血犹可舍,是知身幻。

大痛一囘,直须臂断。

朔风吹玉树,叶叶起秋声。上有白鹤栖,下有蟋蟀鸣。

高天鸿雁来,河汉有馀清。念我故人子,结发事荣名。

离筵一分手,千载为伤情。

如碑卓水滨,磊落未名闻。

藓駮琼姿出,蜗行篆字分。

器浑犹抱璞,势迥已凌云。

幸免随金锻,宁忧与玉焚。

螭形徒岌岌,鸟迹欠云云。

若使昌黎见,应擒逐鳄文。

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

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

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