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灵迹千年在,凭吊秋来思转劳。穗石烟霞埋井里,越王台殿没蓬蒿。
山中瑶草年年长,海上珠光夜夜高。虹涧鹤台俱杳漠,不禁蓬鬓两萧骚。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西北黄云暮,声声画角愁。阴山一夜雨,白草四郊秋。乱雁鸣寒渡,飞沙入废楼。何时番色尽,此地见芳洲。
慷慨才能立志坚,计谋端可定中原。
晋元倘使图经略,事业韩彭可比肩。
板扉泥径草深深。没人寻。有蛩吟。记得炙鸡絮酒、共谈心。
仗剑出门年正少,家不顾,陆将沉。
白头老母尚于今。伴荆簪。守寒砧。恨望长沙子弟、渡湘阴。
料想令威仍化鹤,风月夜,返空林。
江行安可食无鱼,问著笭箵总道虚。底事官船渠不卖,从来污吏喜侵渔。
秘馆红尘外,瑶京白日边。樽中不空酒,琴面已无弦。
晓上朝真阁,春耕负郭田。优游大自在,何处更神仙。
阊门杨柳自春风,水殿幽花泣露红。飞絮年年满城郭,行人不见馆娃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