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牡丹因感旧游同辈

洛阳城里卸吟鞍,几度侯门看牡丹。色借阿环娇上马,香分弄玉醉乘鸾。

铜驼月色人何在,金谷春归梦又残。惆怅旧游今寂寞,一枝浓艳共谁看。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彩笺尺素掌重摩,惆怅温馨可奈何?宛转歌喉屏际度,轻扬舞袖梦中过。

情如太上忘方好,痴比长康恨自多。想见梨花千树底,他时执手对梨涡。

蛮触交争寄蜗角,是非颠倒看人寰。释迦灭度耶稣死,孽海茫茫欲渡难。

清风生此夜,一叶落深幽。有梦偏嫌枕,无人共倚楼。

谁将已残月,托付可怜秋。沧海茫茫水,心中舴艋舟。

早年京洛识前辈,晚景江湖无故人。难与儿童谈旧事,夜攀庭树数星辰。

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

不料缘素丝,却与多黄金。

今情既已异,古意何由寻。

一笑陶靖节,雅趣无弦琴。

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