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里卸吟鞍,几度侯门看牡丹。色借阿环娇上马,香分弄玉醉乘鸾。
铜驼月色人何在,金谷春归梦又残。惆怅旧游今寂寞,一枝浓艳共谁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明日当北征,竟夕起复眠。
悲虫号我傍,青灯照我前。
妇忧衣裳薄,纫线重敷绵。
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
墩堠默可数,一念已酸然。
使忧能伤人,我得复长年?同生天壤间,人谁无一廛?伤哉狎何辜,皇皇长可怜。
破屋不得住,风雨走道边。
呼天得闻否?赋与何其偏!
老态侵陵短发知,强颜结束试巾时。向人雅恊渔樵侣,顾影何惭丘壑姿。
新月举头从一堕,过云送目任长欹。古来高士谁堪效,折角风流是我师。
里闬如君苦绩文,几年良玉困炎昆。
鹗书快甚催随计,鹤发忻然慰倚门。
袍绿光华应分有,汗青久远要名存。
江头目送西行棹,惊起骊龙渴睡昏。
狭袂轻衣别样妆,美人酌酒劝君尝。琵琶一样清商曲,弹到《凉州》便断肠。
内翰同乡客,新知交更深。春从都下别,秋向梦中寻。
图史留东观,词章侍上林。中宵忆颜色,慰我索居心。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南来作尉任嚣力,
北向称臣陆贾功。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