苫块三春伏枕馀,庐前风木耐萧疏。山河未付支床骨,风雨谁来策素车。
此日匪莪诗转废,十年捧檄事全虚。怜君易返剡溪棹,夜雪凄其涕满裾。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涂丹辉映霁烟明,四启严闻晓漏清。初御广庭人意肃,九宫遥听警鞭声。
清才不数见,世固未易识。
如玉在荆山,落落混于石。
沈君义与彦,恨我未良观。
陆子不妄交,称许斯为得。
况有半里孙,延之致经席。
比聆道吴闻,捧檄建德国。
高歌诵唐虞,诸子有矜式。
岩滩浩烟霞,山水澄鲜碧。
暇日一登临,清赏慰愁寂。
春深绕屋绿阴稠,却扫无人识冗侯。
独肯叩关相劳问,不妨挟册共藏修。
东园忆初购,粪壤频扫除。墙下古槐树,憔悴色不舒。
况遭众攀折,高枝且无余。爱护至今日,浓阴接吾庐。
数步已仰视,伟哉巨人如。非藉此荫庇,谁结幽亭居。
立为众木长,奴仆柽与榆。
诗卷长存万事休,十年黄壤闭风流。人归画扇斋如故,春去山姜叶似秋。
雨后漕河浑更急,道傍官柳绿含愁。羊昙渐老无多泪,忍为停车一少留。
吏部瓮间应烂醉,渊明篱下祗空杯。径须道士常持满,拉取青州从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