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王摩诘积雨辋川庄上

石林迢递辋川斜,积雨烟空见枣花。翠壁红泉分鸟道,白云芳草半人家。

木兰柴口朝行药,白石滩边暮浣纱。缨冕向来真外事,欲从林叟问烧畬。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梅蕾破香时,雪月交光夜。何处飞来两玉娥,体态双闲雅。
纵目碧城楼,劝酒留云榭。唱底仙家古道情,分付知音者。

黑头异日挂冠归,亲植杉松见百围。闲过一生从古少,兼全五福似公稀。

手抄万卷笔犹健,身倚孤筇行若飞。寄语轻鸥莫惊顾,南州高士已忘机。

独行如犀未足嘉,廛中随处自那伽。多应平等随缘度,岂必王侯将相家。

竹里烹茶费屡呼,携壶沽酒绕村无。同餐麦饭无难色,风槩知非浅丈夫。

冉冉西驰日,悠悠东逝川。征夫怨长路,志士惜盛年。

长路行当归,盛年不再还。寒暑互推移,阴阳浩无端。

凄风起帘幕,白露中夜漙。美人坐高堂,投袂起长叹。

盼到春消息。渺江关梅花数点,枝头寒勒。骨肉天涯灯下影,一刻千金都值。

曾不减古欢遥集。书枕诗瓢行处有,料胜他魂返枫林赤。

吟未罢,竹石裂。

浮生堪恋还堪惜。数襟期荆高逝后,豪情谁拾。雁宕龙沙天共远,渡海出关一律。

只雪窖霜棱稍迫。未必生才皆有用,剩丹心朗照风檐色。

掷笔起,东方白。